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在这个新起点上,成都市检察机关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四川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行动上,不断开创检察工作新局面。
2月26日,成都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吕瑶在成都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工作报告。回顾刚刚过去的五年,成都市检察机关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公平正义为目标,以检察办案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队伍建设为保障,全面履行检察职能,深入落实省委治蜀兴川总体要求,为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奋力实现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成立四川自贸试验区、迎来“十三五”、打好扶贫攻坚战……五年来,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成都市检察机关不断迎来新的挑战、新的要求。成都市检察机关从成都实际出发,主动围绕中心强保障,始终聚焦主业履行检察职能,在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年来,成都市检察机关坚持将“防控风险”和“服务发展”作为检察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增强服务的系统性,提升保障的针对性,凸显监督的实效性,为成都创新发展迈上新台阶,切实肩负起建设者、捍卫者的职责使命。
全面覆盖:增强服务的系统性
2月6日,《成都市检察机关聚焦法治扶贫助力脱贫攻坚的工作方案》印发,服务保障脱贫攻坚有了系统的实施方式。在简阳市团堡村,成都市检察院检察官不仅带去了扶贫物资,更带去了法治大讲堂、微电影、文艺汇演等法治食粮。同时,他们严肃查处脱贫攻坚领域的职务犯罪,注重保障民生。五年来共立案475人,同比上升21.41%。成华区检察院查办社区工作人员侵吞困难群众价格补贴款7件20人。
服务大局要求成都检察工作要覆盖方方面面,涵盖到各个领域,需要深刻把握发展路径的历史传承和愿景方向。因此,除了服务扶贫攻坚这场硬仗,围绕城乡统筹、生态涵养、金融安全等,成都市检察院系统研究并制定了10个方面的办案指导意见。在做好风险防范和处置工作中,成都市检察机关坚决打击违法金融活动,起诉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1507人,同比上升409.12%。成都市检察院成功批捕、起诉了全国首例操纵期货市场案,该案入选2017年度(首届)“成都市检察机关典型案件”。
精准服务:提升保障的针对性
如果说成都市检察机关司法保障全领域的覆盖是夯实“服务大局”的基础,那么针对重点、热点问题的主动作为就是精准服务。
精准服务自然绕不开自贸试验区建设。成都市检察机关主动融入自贸试验区建设国家战略,推动建立涉及15个市级单位的自贸区争端解决、法治指数评估等5项创新机制,工作建议被纳入自贸区建设三年试验任务计划,还制定了《关于服务保障成都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意见(试行)》。
在分析成都“双创”司法保障需求后,成都市检察机关于2017年2月实现了知识产权检察专门办案机构全覆盖,专案专人专办,并与多部门搭建专业化协作平台。2017年12月13日,四川省首家知识产权检察室在成都经开区挂牌成立。五年来,成都市检察机关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556人,同比上升37.28%。其中青羊区检察院办理的“风云丝路”网侵犯著作权案、温江区检察院办理的“爱漫画”网侵犯动漫作品著作权案,入选年度全国查处侵权盗版典型案件。
高新区检察院在首创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向检察、公安机关报案“双报制”工作机制:当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在向公安机关报案的同时,可以在高新公安分局及高新区内各邮政网点免费领取邮资信封,将相关报案材料寄送至高新区检察院,高新区检察院侦查监督部门将依法提前介入,引导取证,加大对公安机关进行立案监督和侦查监督。目前,该项机制被明确为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推广经验。
规范指引:凸显监督的实效性
在服务大局中,成都市检察机关监督作用的实效性如何保证?据介绍,成都市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打击犯罪的特殊预防和规范指引作用,围绕成都市推进全域协调发展和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开展监督工作。
近两年,新型案件频发,向营造新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发出挑战,成都市检察机关以个案为切入点,主动发出检察建议,形成预防方案;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快速处理,形成可作为参照的案例模板。锦江、龙泉驿、蒲江等地检察院通过成功指控以共享单车、电子支付工具为犯罪对象的新类型案件,将影响新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迅速排除。简阳市检察院结合办理聚众阻挠天府国际机场建设案件,向当地有关部门提出规范完善征地补偿费分配使用的检察建议,最终建议得到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