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泸定县检察院采取多种方式,充分发挥未检工作职能,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面对误入歧途的孩子们,他们秉承“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努力争取刑事和解;面对未成年受害人,他们坚持回访、细心疏导,力求让孩子们以正常心态回归社会、学校;面对在校学生,他们编写宣传手册、开展法制教育,走进校园上法制辅导课,帮助孩子们撑起一片蓝天。
一、走进校园,搭建“检察防火墙”
泸定县检察院严格执行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特别程序,并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深入犯罪常发多发区域开展调研,邀请服刑人员现身说法,进行法制宣传,深入学校、派出所,推动建立警校共育机制。
四所中学、近4000名学生参加由有多年办案经验的检察官主讲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律讲座。
泸定县院收集了近年来发生在泸定地区的未成年人犯罪真实案例,编写了2期《案例宣传手册》,用漫画配解说的形式诠释典型案例,印发一万余册,发放给家长和孩子们。
针对未成年人涉及毒品案件人数越来越多,邀请泸定中学学生400多人全程旁听毒品案件审理。
今年5月30日,检察官们深入泸定县第二中学,针对二中近来发生的刑事案件,要求学校加强安保工作,建立外来人员进入校园登记备案制度;要求派出所加强对二中校园周边网吧、台球室、非法运营车辆等治安隐患点的排查力度。进一步完善“警校联动”、“警校共育”机制。
二、走进乡间,抚慰受伤的心灵
每一起未成年人被性侵的案件,都让泸定县院检察长鲜丽感到十分痛心,她多次带领女干警深入被害人家中,了解被害人心理状况,鼓励孩子们快乐面对生活,帮助孩子们消除恐惧心理,重返校园安心学习。
今年3月,鲜丽与未检干警带着6000元司法救助金再次来到被害人小丽(化名)家中,她们购买了文具、书包和新衣服,陪孩子聊天。疏导情绪,让孩子渐渐走出了心理阴影。后来,小丽给检察长鲜丽写了封信,表达自己内心想法和感激之情,决心做一个勇敢坚强的孩子。
三、走进花季,用母爱呵护残缺人生
自2012年与孤儿刘天(化名)结对以来,鲜丽检察长常常利用休息时间,到孩子家中帮助辅导功课,改正不良生活习惯。在她的呵护下,这个不爱说话、性格内向、叛逆的少年,逐渐成长为一个健康、向上、阳光的青年。(下图为今年2月,“检察官妈妈”鲜丽专程到康定县一家餐馆看望在此当学徒的孤儿。)
泸定县检察院干警还为结对认亲的残疾人孩子送去轮椅、电脑,帮助孩子们顺利出行和方便学习;还多方为结对的孩子们申请贫困助学金,2015年2月为就读于甘孜州职业技术学校李某等三名孩子申请到贫困救助金6000元。
2015年的母亲节,失聪女孩小亚丽为感谢“鲜妈妈”三年来点点滴滴的关爱,送来母亲节的祝福!
(附祝福信原文:
鲜妈妈:
祝您母亲节快乐!长这么大第一次送花,都不知道选什么花好,希望您能喜欢!这个买花的钱不是我爸给的,是我周末和同学做兼职挣的,没有乱花钱,您放心吧!
我不是一个擅长表达的人,习惯什么事都放在心里,直到遇见了您,您像妈妈一样关心我、照顾我、帮助我,填补了我十四年来母爱的空缺,我也开始渐渐习惯了依赖您,遇到了什么事都要给您说,作为一名残疾人,能和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我很知足。
最后,感谢您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感谢您嘘寒问暖的关心,希望您能工作顺利,身体健康,永远美丽!)